2025年04月02日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本地 > 正文

“菜园子”里的四十年坚守

本报记者 艾会宗
来源: 发布日期:2025-03-28   打印

  编者按 根植火热一线,焦聚“三农”人物。今日起,本报在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栏目开设子栏目《种春》,以“人物纪实+场景特写”的形式,集中展现我市“三农”战线典型人物、典型事迹,敬请关注。

  “其实我也不想干,但我的身后有一群人,他们在催促着我不停前行。”谈及自己的事业,樊秋红笑着对记者说。

  今年56岁的樊秋红,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(高新区)大王镇吉家湾村人。1985年高中毕业后,她跟着父亲学习蔬菜种植。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和技术钻研,她的蔬菜生意越做越好。而且,在她的带动下,大王全镇70%以上的农民开始种植蔬菜,使蔬菜种植成为该镇第一支柱产业。

  2008年,樊秋红带领周边乡镇蔬菜种植技术能手,成立了灵宝市宝地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,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、储存、营销队伍。2013年,她又创立了三门峡市思瑞达农业种植有限公司,将目光聚焦于蔬菜育苗、种植、包装、加工、销售全产业链。多年来,她克服资金、技术等常人难以想象到的困难,按照“品种新优化、育苗工场化、设施现代化、管理标准化、销售订单化”的发展思路,带领公司走出了一条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标准化生产的路子。

  目前,该公司育苗工场主要培育黄瓜、西瓜、番茄、烟叶4个种类,其种苗辐射可带动周边三省近5万亩不同海拔蔬菜、烟叶的种植,综合经济效益达5亿元,樊秋红也由一名普通的蔬菜种植农户,成长为带动黄河金三角蔬菜种植,促进当地数十万农民增收的致富带头人。

  作为公司的领头人,樊秋红着眼长远。她看准豫西高海拔地区育苗优势,在灵宝市苏村乡新建高山育苗工场。“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,培育出来的种苗更加健壮,移植成活率更高,这也是我们的优势。”樊秋红说,“我们公司的烟叶育苗,是全省唯一的不剪叶育苗方案。目前,这一技术市场反馈良好。”

  在脱贫攻坚战中,樊秋红以产业带动贫困户5000余户,直接带动贫困户310户脱贫走上致富路。目前,该公司年平均可带动百余名农村女性就地就业,年发放工资400余万元。

  因在黄河金三角地区育苗种植行业的巨大影响力,2020年樊秋红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,2021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,2023年当选省人大代表。

  “我也想退休养老啊。但是,只要一想到我可以带动周边农户不出远门就致富,可以为我们的下一代提供一个更好的教育、工作、生活环境,我就觉得,我还得继续走下去。”樊秋红说。


( 编辑:tln )